有個事兒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豎折屏手機這個新物種,這兩年越來越往 女性潮品的方向發展了。
不管是托尼身邊的集美還是家人懂哥云集的小紅書上,換手機的時候換豎折手機,早已成為了一種潮流。
(相關資料圖)
以前預算充足的,直接上 三星、華為,錢袋子沒那么鼓的,藍綠兩家出的豎折也在副屏上玩出了各自的花樣來吸引消費者,在卷無可卷的手機市場開辟出了一個新戰場。
對了,還有以往走高端商務風的 Moto。
托尼自己是蠻喜歡這個設計風格的。
今年他們也是坐不住了啊,一口氣推出了 Motorola Razr 40 Ultra 以及 moto razr 40 兩臺折疊屏手機,把目標直接對準了女性用戶。
同時還把折疊屏的價格,直接拉到了 3999 的位置上。
這事兒就變得有意思了啊,以前買豎折疊屏沒得選,要么貴要么比旗艦手機還貴。
現在 moto 直接把小折疊帶進了普及時代,一下給了 3999 元檔和 5699 元檔兩個選擇。
假如你只想嘗個鮮,現在體驗全新折疊屏的成本只要 3999 了。
不過要想長期使用的話,驍龍 7Gen1 處理器的標準版可能還不夠 。
所以我們今天跳過它,直接聊聊 5699 的超大杯。
托尼這回是上手的,是洋紅版本的 Motorola Razr 40 Ultra,整體給人的第一印象眼前一亮。
手機的下半部分采用了素皮材質包裹,顏色延伸至金屬邊框,它也是 Ultra 款中唯一的素皮版。
這個顏色選取的是潘通 2023 年度色 Viva Magenta,相比前兩年小清新的年度色,這款顏色毫無疑問是熱情濃烈的。
托尼也說不上是不是這個顏色的缺點,走在路上拿出這臺手機,還是挺引人矚目的,184.5 g 的重量對比 vivo 小折的 198g 以及 OPPO 小折的 191g,都要更輕一些。
這一代的 moto 豎折屏采用了最新的第四代星軌轉軸,官方宣稱能達到 40W 次的折疊。
鉸鏈 開啟、合上的質感,托尼覺得和 OPPO、vivo 的兩臺豎折的水準差不多,在緊致程度上還有優化空間。
moto razr 40 Ultra 顯著的變化,是在外屏的尺寸上。
如果說其他豎折屏手機的副屏哲學是絞盡腦汁去做專屏特調,那么 moto 則是想盡辦法把所有的手機交互體驗都做進外屏,大開大合。
像 微信、支付寶、抖音、小紅書等等這些主流 App 各家其實都有適配,但 moto 似乎在外屏上的自由度更高,托尼在使用過程中,沒遇到過在外屏打不開的應用。
而且可以選擇放在外屏的應用
換句話說,這次 Moto 想要在豎折手機的外屏上,也讓大家都能去完整的使用手機。
相比上一代 Razr,摩托羅拉再一次把折疊屏外屏的面積給做大了,從上一代的 2.7 英寸,進化到了這一代的 3.6 英寸。
要知道,從初代 iPhone 到 iPhone4S 的屏幕大小,都只有 3.5 英寸,Razr 40 Ultra 的這塊外屏,可以說是一臺標準的小手機了。
在屏幕變大的同時,外屏 144Hz 的刷新率,也是目前豎折屏手機中外屏表現最好的,沒有之一。
外屏 1000nits 的激發亮度,讓摸過這臺手機的同事都覺得,這塊外屏的表現甚至是超過內屏的。
硬素質有了,這次 moto 在這塊外屏上的軟件適配做的怎么樣呢?
其實在前兩代的 Razr 上,其實已經可以直接拿外屏做一些常規屏幕能做的事了,比如像 回微信、看視頻、打游戲等等。
所謂 “ 一寸長、一寸強 ”,在這代 3.6 英寸的屏幕下,前代那種擁擠的局促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
然而這一代屏幕變大了之后,App 在外屏上的適配就顯得很關鍵了。
由于兩顆主攝是長在外屏上的,所以在打開 App 使用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交互撞車攝像頭的情況。
最直觀就是在微信里,如果整個應用打開之后都撐滿外屏的話, “ 發現 ” 和 “ 我 ” 這兩個選項就會被攝像頭擋住。
攝像頭變身攔路虎,閣下該如何應對?
不過這樣會讓操作范圍變小,所以我建議你像我一樣,把它當做一個應急開關來用。
平常擋一點兒就擋一點兒吧。。。
哦對,這個辦法在除了微信之外的其他應用上也同樣適用。
當然,moto 也提供了第三種外屏的使用方式,就是把整個手機屏幕旋轉 90 度,豎過來用。
這樣的使用比例更接近正常比例,也不會存在上下遮擋的問題,甚至托尼覺得,外屏在豎拿狀態下的交互,因為屏幕寬度變長了,用起來要更合手。
不過要是打游戲的話,外屏橫屏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上一代 moto 的外屏是這么打的。
現在可以這么打。(沒有任何踩原捧鐵的意思)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大部分在內屏的應用,在合上手機之后,會自動切換到外屏上繼續顯示,像地圖導航這樣的場景就很方便。
除了第三方 App 之外,moto 也在外屏上更新了不少第一方的小軟件。
這次 moto 還在外屏上加入了一塊用重力感應的迷宮游戲,沒事的時候消遣消遣挺不錯的。
而像鏡子模式,對于女生來說應該是剛需了,它能完全當作一塊化妝鏡來使用,并支持放大縮小,并且還有復古的相框功能。
有點像是小時候玩過的大頭貼。
moto 的老強項在 Razr 40 Ultra 上也沒有丟掉,方便的雙切呼出手電筒、雙搖呼出相機的手勢操作依然得到了保留。
?拍照方面,moto 在自拍上的優化還挺香的。
比如你一個人想要自拍,可以先打開相機,讓手機 “ 坐 ” 在桌子上,然后通過外屏來調整拍照姿勢。
雖然手勢快門很多手機都支持,但是自帶多角度支架的,還得看小折屏~
可以解鎖出不少手持手機自拍做不到的拍攝角度(bushi
至于這代后置主攝的實力嘛,一顆 1200W 像素的主攝加上一枚 1300W 像素的微距鏡頭。
雖然自家直板旗艦已經吃上了兩億像素,折疊屏為了厚度看起來只能妥協一下了~
不過盡管和影像旗艦不能比,但平常拿來拍照也夠用。
托尼拍了一組樣張,大家可以看看出片素質。
向左滑動
總的來說,手機廠商們想用豎折屏打開女性市場的思路是對的,但可能還需要努力。
之前從 小紅書集美們的發布來看,有不少豎折手機因為壞屏、易損等原因,都被打上了 “ 美麗小廢物 ” 的標簽。
但這兩年經過廠商們的不懈努力, 機械結構的牢靠、內屏質量的提升、外屏交互的豐富,讓豎折屏逐漸撕下了 “ 美麗小廢物 ” 的標簽,轉變為了一種有趣的調侃。
但說到底,大部分女生還是樂意選擇 iPhone 作為自己的主力機,豎折屏 離成為真正的旗艦爆款,還有段路。
但從數碼硬件的角度來看這款手機,托尼覺得 Moto 的這款折疊屏其實還挺不錯的。
更大的外屏、更好的處理器以及 更親民的交互。
如果你想在直屏手機千篇一律的今天嘗試一下折疊屏,那我覺得它是一個友好度很不錯的產品。
在 2023 年,擁有一臺可以翻蓋的大外屏手機實在是泰褲辣!
撰文:布拿拿 編輯:面線 米羅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moto官網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