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R展館里360度看清文物細節,用AI技術智能選歌,賞4K超高清電影,用小程序一鍵下單買精美文創……在2021年9月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作為“東道主”的廣東文化產業軍團,再次以文化產業增加值約占全國總量1/7、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的蓬勃之勢,向海內外秀出廣東的文化軟實力。
近年來,廣東依托豐厚而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產業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帶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廣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0%,文化產業增加值連年占全省GDP比重超過5%,成為全省支柱產業。
起筆“十四五”,繪就新華章。廣東著力構建創意引領、技術先進、深度融合、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帶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跨界融合文化新業態異軍突起
“HelloKugou!”打開酷狗音樂APP,一聲標志性的提示音承載著一代人的音樂記憶,也見證著廣東這座音樂重鎮的轉型發展。
走進酷狗音樂位于廣州天河區的總部辦公樓,各種發明專利證書、文創衍生品、新科技硬件設備琳瑯滿目……近年來,酷狗音樂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構建起從內容制作、音樂發行到音樂人扶持的全產業鏈,布局“聽、看、唱、玩、買”音樂消費新場景。如今,在這個月活用戶超4億的音樂平臺上,網友不僅可以聽歌唱歌、互動學習、直播帶貨,還可以作詞作曲發專輯。
“互聯網+”為音樂、出版、表演等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培育出一大批網絡作家、網絡歌手,帶動就業。疫情期間催生“宅經濟”,如酷狗音樂等網絡文化企業營收更呈現逆勢增長。
酷狗總部所在的羊城創意產業園,如今有多個“國字號”招牌:國家音樂創意產業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集聚了酷狗音樂、荔枝、洋蔥等130余家不同領域的文化科技企業。該園區著力發揮智庫服務能力,構建起“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育成鏈條,先后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
目前,廣東有文化產業園區300多個,共計容納企業2萬多家。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的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的數量、規模和產值效益均居全國前列。
跨界融合,業態創新,正是廣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廣東省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出臺,大力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
以“互聯網+”為支撐的跨界融合型、科技引領型的數字內容、動漫游戲、視頻直播、互聯網文化、數字出版、社交媒體等新興文化業態異軍突起,成為了廣東文化產業的新引擎。
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數字出版產值超1800億元,居全國首位;動漫產值達610億元,約占全國的1/3;2020年,游戲業收入2132億元。插上高新科技的翅膀,騰訊、雅昌、勵豐等一大批本土文化企業成為行業的“領頭雁”。
“隨著文化與旅游、科技、創意、金融、體育等行業開展跨界合作和融合發展,文化服務業比重呈逐步提升態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詹雙暉分析,廣東的產業結構正不斷優化,初步形成文化服務業占主導的總體格局,帶動文化娛樂消費升級。
優化結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2021年10月,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游戲展(簡稱CICF)與AGF亞洲游戲博覽會(簡稱AGF)在廣州雙展聯辦,吸引了近40個知名動漫游戲、國潮國創、模玩潮玩品牌參與,展示動漫游戲相關衍生品達500多種。熊出沒、豬豬俠、喜羊羊與灰太狼、超級飛俠……紛紛“出圈”的廣東原創動漫IP,備受國內外商家青睞。
內容為核,創意賦能。近年來,隨著以動漫為代表的內容創意產業快速增長,依托原創IP推動內容生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成為廣東文化企業的共識。
因地制宜布局區域產業,為文化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近年來,廣東結合“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區域文化產業協同創新,推動全省文化產業差異化發展與協同共進。
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大力發展創意設計、動漫游戲、網絡文化、高端文化裝備等和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為了激發市場活力,廣東還致力建設珠三角文化旅游會展產業帶: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中國(東莞)國際影視動漫版權貿易博覽會、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等品牌會展在國內外影響力持續增強,推動廣東文化品牌以更優的姿態走向市場、走向世界。
粵東粵西粵北城市依托優越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稟賦,大力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如潮州、揭陽和汕尾擦亮“中國瓷都”“中國玉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牌,發展特色文旅產業;湛江、茂名和陽江加快發展工藝美術、濱海旅游等。粵北各市圍繞北部生態區建設,加強文化資源梳理發掘,培育富有地方魅力的文化品牌,發展康體養生、山地運動、生態研學、溫泉度假、中醫藥健康旅游,打造生態休閑旅游高地。
區域協作打造大灣區文化產業圈
去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發布,一系列支持大灣區文旅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引發了創業者們的高度關注。
“橫琴有連接粵澳的地理優勢,有各類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是我們創業的首選之地。”2020年9月,從澳門城市大學碩士畢業的張超來到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創業,成立橫琴國廣影視發展有限公司。這群“95后”年輕人敏銳地找到了做科技產品測評創意視頻這條“新賽道”,并注重將產品向海內外平臺推廣,視頻累計播放量超6000萬,多個知名品牌廠商找上門合作,策劃新品的營銷發布。
“如今,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選擇到橫琴開創事業,園區累計吸引青創項目達545家。”珠海大橫琴國際廣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學坤透露,入駐澳門青年創業谷的企業可在辦公場地租金、就業創業、貸款貼息、生活租房等方面享受補貼,在文化產業培育等方面還能享受作品創作、人才引進等獎勵。園區還在建4K高清直播基地,將來為影視制作企業提供更優質更優惠的拍攝場地和先進設備。
位于橫琴島東南方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到珠海長隆看動物、玩機動游戲、賞馬戲表演,如今成了國內外游客來大灣區“打卡”的熱門線路——僅2019年,該園區就吸引了超2000萬名游客入園消費。據悉,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即將開業,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海洋科學館。
推動文旅融合,擁抱“詩和遠方”,廣東正加快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帶動文旅產品的高質量供給,拉動全省旅游總收入及入境過夜游客等指標居全國第一。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圈,優質的影視資源和重大項目也在廣東加快集聚。近年來,佛山在大力打造南方影視中心的基礎上,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香港國藝影視城大型影視基地;此外,博納影業、華誼影業、英皇娛樂三個“影視巨頭”近年也相繼將大灣區總部落子廣州。
“十四五”的藍圖正徐徐展開,廣東對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十四五”期間,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8%,到202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過6%。
穩舵奮楫,勁風揚帆。抓住“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戰略機遇,發揮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創新發展牽引作用,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動能,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將書寫新時代的絢麗篇章。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