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早上8點,江西九江德安縣開啟了一場跨越了1300公里、歷經13個小時的生命接力,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的一歲“大頭”寶寶霏霏在醫(yī)護人員、交警、高德地圖等多方護送保障下,經過湖北、安徽、山東、河北,一路北上趕赴北京,前往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尋求醫(yī)治。
1歲9個月的霏霏,從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頭圍增大,經檢查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為了讓她康復,霏霏五個月時在江西做了腹腔分流手術,后來又做了開顱等手術,但是一直沒能讓孩子完全脫離危險。為了挽救霏霏的生命,霏霏的媽媽想把她轉運到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進行救治。
(相關資料圖)
為了順利護送霏霏,江西、湖北等多地媒體積極聯(lián)系了沿途各地的高速交警接力護航;高德地圖在收到需求后,緊急為救護車開通了“一路護航”功能,以語音播報的形式,向救護車必經路段沿線前方使用高德地圖app的社會車輛進行避讓語音播報提醒,讓更多車輛可以提前做出避讓動作,為救護車開啟了綠色生命通道。
經過13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霏霏在7月5日晚上9點32分,比預計提前了1個半小時抵達了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經過醫(yī)院的全面檢查后,霏霏也在7月6日下午進行了手術。
據(jù)石家莊救護車轉運中心護士趙麗鳳介紹,之所以選擇救護車轉運,一方面是因為救護車上的醫(yī)療設備相對齊全,而且霏霏已經出現(xiàn)了感染,如果出現(xiàn)特殊情況也可以就近就醫(yī)或及時搶救,飛機或高鐵一時半會都停不下來;另一方面是霏霏年齡較小,在救護車上空間更大,也能更方便的進行護理。
不難發(fā)現(xiàn),救護車始終都是保護人民健康的陣營中無可替代的角色,但在實際情況中,救護車被堵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即便通過鳴笛、無線對講、廣播等方式提示周邊車輛注意避讓,效果也十分有限。
“讓生命享有更高的通行優(yōu)先權”,基于為給救護車開辟一條綠色通道的初心,高德地圖多年前就推出了“一路護航”功能。
通過開啟高德地圖“一路護航”,地圖會自動規(guī)劃出豁免法規(guī)類禁止通行的路線,即只有特殊車輛才可行駛的特殊路段,讓“被保障車輛”享有優(yōu)先通行權。比如:某些路段或者路口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特殊車輛通過,而一路護航會主動為急救車等特殊車輛自動忽略禁行路線,此類線路往往比常規(guī)路線距離更短、用時更少,可更好地滿足救護車的通行需求。
與此同時,基于“被保障急救車輛”的實時位置,高德地圖會以語音播報形式,向急救車必經路段沿線前方50米-1500米范圍內的社會車輛進行避讓播報提醒,有效縮短急救車輛通行時間。 在保證沿途車輛收到讓行播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對于其他行駛車輛的干擾。
目前,高德地圖“一路護航”已在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廈門市、安徽省阜陽市、廣東省惠州市、河南省鄭州市、河北省邯鄲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湖北省荊州市、吉林省吉林市、青海省西寧市、山東省威海市、四川省自貢市、浙江省麗水市等多個城市落地,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比如,在“天津120”試用“一路護航”1個多月的時間里,護航次數(shù)達600余次,為院前急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北京999系統(tǒng)試運行一路護航近一周的時間里,護航次數(shù)共計501次,整體效率提升了54.6%。
這一次霏霏的緊急轉運也正是高德地圖為其特別開通的一條跨省“生命專線”。未來,高德地圖“一路護航”功能還將向推廣至全國更多城市,為更多城市的救護車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