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你知道這個專屬于中文的紀念日是怎么來的嗎?
(相關資料圖)
聯合國共有六種正式語文,分別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為強調語言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推動聯合國六種正式語文的平等使用,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同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向聯合國建議,將中文日定在每年4月20日中國傳統節氣“谷雨”這一天,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的貢獻。
據中國古典文獻《淮南子》記載,相傳因倉頡造字有功,感動了天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谷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后人因此把這天定為“谷雨”,成為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今年的聯合國中文日以“中國智慧,綠色發展”為主題,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并藉此呼應水事會議、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等聯合國召開的其他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的重要會議。
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就將中文確定為正式語言。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中國書法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學、81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海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30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超過2億人。
今年聯合國中文日當天,聯合國總部將舉辦《上善若水》中國書畫展、“中國生肖:玉兔禮贊”多媒體展、中國書法講座及展覽、“科幻文學與可持續未來”演講等活動,以此宣傳中文在聯合國多邊外交工作中的作用,彰顯中國語言與文化的魅力。
以“尼山傳千載岱海連世界——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故事”為主題的2023年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活動,將于5月2日在維也納聯合國辦事處駐地維也納國際中心開幕。本次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將全面展示中國山東省作為孔子故里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的深厚文化、錦繡山河和悠久歷史,生動講述中華文明與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真實故事。
2022年聯合國中文日前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多國舉行了豐富多樣的紀念活動——
多國小朋友用中文歌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太極拳表演一招一式剛柔并濟、用不同書法寫下中國二十四節氣、古琴演奏和茶道表演意蘊悠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的2022年聯合國中文日慶祝活動上,豐富多樣的中國文化展示活動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一屆大會主席圣地亞哥·莫朗表示,聯合國中文日活動是為慶祝“中文對文化多樣性、文化間對話和持久和平的貢獻”。
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和拉脫維亞留華同學會共同舉辦“中文:共筑美好未來”主題活動,拉脫維亞學生在活動上表演了武術。在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數十名當地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表達他們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拉脫維亞學生在慶祝
第13個聯合國中文日活動上表演武術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互聯網的使用方式對語言日活動產生了極大影響:“互聯網可以觸及到更廣泛的群體,很多人不能夠來到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來慶祝中文日活動,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社交媒體,使活動觸及更多的人群,包括瑞士和世界各地的人們。”
聯合國音樂協會曾進行在線音樂會以慶祝中文日。中國駐非盟使團與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也在2022年聯合舉辦線上慶祝活動,表演了中國民族音樂、民族舞蹈和書法。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孔子學院和埃塞俄比亞職業教育大學孔子學院師生還分別帶來了太極拳表演和中文演示操控機器人。
點擊圖片,回顧“國際中文日”精品案例發布現場
2022年,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文聯盟發起的“國際中文日”活動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活動以“中文:共筑美好未來”為主題,以慶祝聯合國第13個中文日。活動得到各方積極響應,國際組織代表、駐華使節、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中外高校、國際中文教育機構代表、文化學者、國際中文教師、志愿者和中文學習者等紛紛發來寄語視頻。
審核:張寧 策劃:李政葳 制作/撰文:孔繁鑫 編輯:李飛、穆子葉
參考 |聯合國官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澎湃新聞
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光明網數字化頻道
來源:世界互聯網大會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