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王遲)2023中關村論壇將于5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國新辦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論壇相關情況。本次中關村論壇年度主題為“開放合作·共享未來”。
(相關資料圖)
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本屆論壇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探討科技創新趨勢,展示最新成果,打造引領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共舉辦150場活動,亮點紛呈。
資料圖:VR設備
亮點一:創新成色足、互動體驗好
中關村作為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于英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本屆論壇將圍繞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等前沿領域,以及數據治理、女性科技創新、數字體育等熱點議題,舉辦55場平行論壇。
“55場平行論壇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探討前沿話題,聚焦工程創新、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共促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二是聚焦科技熱點,圍繞創業孵化、科技向善等話題,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三是推動共治共享,如通過舉辦數據安全治理與發展論壇、雄安智能城市論壇等,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解決方案。”于英杰強調。
本屆論壇除了有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還有技術產品的直觀體驗,匯集了當前最前沿的新技術新產品。將集中展示元宇宙、人工智能、腦科學等領域全球最新技術進展和重大成果,包括諸多首發首展項目。
為了給參觀者帶來不一樣的觀展體驗,于英杰指出,“今年的展覽力爭讓觀眾在沉浸式觀展的同時,每看一個單元就能了解一個領域,熟悉一個產業。”比如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展區,觀眾可以與車輛充分互動,體驗未來出行新模式。在元宇宙展區,通過VR、AR、無線動捕等體驗方式進行互動,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資料圖:AI智能機器人
亮點二:國際化、高端化、品牌化
開放合作是科技進步、科技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必然要求。本屆中關村論壇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國際化、高端化、品牌化。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發布會上表示,從目前論壇設置看,國際化特色、國際化元素都有進一步的加持和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本屆論壇有120余家企業參會,介紹最新的科研成果、前沿技術,還增加了國際知名政要、產學研知名人士的參與力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吳朝暉指出,十年來我國持續加強政府間科技合作,目前已經與160多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并且與11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協議。“這些雙邊合作協議旨在推進雙方科技合作以及一些全球共性議題,比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清潔能源利用等議題的合作,取得了很好進展?!?/p>
吳朝暉強調,通過中關村2023年論壇旨在向世界傳遞出這樣的信息,“第一,中國科技合作開放的大門只能越開越大;第二,共同推進科技向善、科技向上,為全人類共同發展貢獻力量;第三,我們愿意跟世界一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亮點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推進科技產業和金融良性循環當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半x開了成果轉化,科技和經濟很難連在一起。”吳朝暉指出。
據悉,本屆論壇設置了技術交易板塊,并將舉辦26場活動,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個科技成果、創新項目尋求合作。
于英杰介紹稱,為構建技術交易生態,論壇將舉辦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重點國別技術交易類活動等,發布《百項新技術新產品榜單》《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2022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發起《大企業生態合作與協同創新倡議》,推出“十大最具影響力新技術新產品”和“十大國際技術創新轉移項目”。
此外,為激發創新源頭活力,論壇將舉辦世界知名高校技術轉移發展大會,邀請一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參與,集中發布一批中外高校重大科技成果技術交易項目,舉辦5場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推出120余項高質量高水平的國家科技創新成果。
“通過今年豐富的各類活動,將力爭打造‘全球買、全球賣’的技術交易盛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庇谟⒔苷f。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