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剛下班,北京的李女士就著急點外賣。和往常不同,她是在美團買菜上購買餃子皮和肉餡,以及一包水果湯圓。“冬至了,我們這種南北組合家庭,餃子和湯圓缺一不可。”
時至冬至,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在北方地區,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在南方,則流行冬至吃湯圓,寓意著家庭的團圓、圓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也帶動了相關商品銷量的增長。零售平臺美團的數據顯示,12月以來,餃子的即時零售訂單相較于上月同期增長15%,湯圓的增幅則達到了80%。“這兩天除了速凍餃子外,餃子皮的外賣增幅最高,相較于湯圓,買餃子皮和肉餡自制餃子更容易些。”北京一家超市老板說。
▲大眾點評App上消費者有關冬至吃餃子的推薦。圖片來源于網絡
冬至餃子皮即時零售熱
冬至,俗稱“數九”“冬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在北方,冬至前后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是一種習俗。“北方冬天什么節日、節氣都吃餃子。”北京一名消費者打趣說。
北京的街邊也總能看見各類餃子館。進入12月,隨著北京防疫政策的調整和大雪、冬至等節氣的來臨,餃子館的生意越發紅火,多家餃子館的外賣訂單均顯示為月銷千余單。
翻開大眾點評App,也有諸多消費者在推薦高品質餃子館:“今天大雪,雖然沒有下雪,但恢復堂食四個字美過初雪。再過幾天就是冬至了,還得是去年線上排隊400桌的人氣王。”“從北郵南邊的小平房,到杏壇路,這家餃子館的店面越來越大,生意一直紅紅火火。”
記者注意到,上述消費者推薦的店鋪也上線了美團外賣,12月,這家店鋪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鲅魚餃子,月銷量達到4000余單,連帶著搭配餃子的臘八蒜月銷量也超過了3000多單。
此外,冬至時節,年輕人也會通過外賣購買速凍餃子和自制餃子的相關產品。美團數據顯示,12月以來,餃子的即時零售訂單相較于上月同期增長15%,餃子相關產品中,餃子皮的即時零售銷量最高。
北京一位超市老板提到,北方人在冬天喜歡吃餃子,而在大雪、冬至等節氣餃子更是必備食物。為此,他們提前購置了三全、灣仔碼頭等各品牌的速凍餃子,同時也銷售餃子皮、自制餃子套餐等商品。12月,有生鮮超市的餃子皮月銷量已經達到700多單。
湯圓線上訂單增幅達80%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人的冬至記憶里則離不開湯圓。
湯圓也叫湯團,是一種糯米粉制成的甜品,寓意為團圓、圓滿。過去冬至日時要祭祖,每逢這天清晨,人們很早起床制作糥米粉,包成湯團。祭完祖后,一家人也要團聚在一起吃湯團,于是漸漸地冬至吃湯圓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并且圓滿、團圓之意也保留了下來。
12月21日,在浙江、江蘇等地,線下各類商超便利店的貨架上,湯圓被擺在了顯眼的位置;而在線上,各家店鋪也會設置單獨的湯圓銷售一欄,以低價秒殺等活動吸引消費者下單購買。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以來,湯圓的即時零售訂單環比增幅已達到80%。
記者注意到,美團買菜年貨節也在冬至期間,針對餃子、湯圓等商品推出買一贈一等優惠活動。其中,湯圓包括黑芝麻、蛋黃流沙、可可巧克力、花生、鮮肉、桂花酒釀等不同餡料。
浙江一位超市員工表示,每年冬至的前幾天,湯圓的銷量都會大增,黑芝麻、花生湯圓賣得最好,不少市民還會選擇大黃米湯圓。“浙江本地人還喜歡吃小湯圓,就是沒有餡料的那種,比如老字號‘缸鴨狗’家的。現在點外賣方便,年輕人都喜歡外賣下單,半小時后送到家了。”(以上圖片中國網財經已獲授權)
責任編輯:Rex_22